服务热线: 0791-88153756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即时新闻

以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更新时间:2024-08-27 10:06:39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为进一步破解科技领域改革难题、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前进方向,将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当前,江西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战略引领。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技术创新呈现速度快、空间广、交叉融合和组织性强等特征,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把握技术创新的新趋势、新特征,坚持前沿领域探索和战略需求导向“两条腿走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是进一步优化我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整体布局,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瞄准重大紧急问题,形成主攻方向。二是结合优势学科组织开展前瞻性研究,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将我省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持续在航空、稀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育种等优势领域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三是推动我省学科体系、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相匹配,打通创新链、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合的堵点,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四是强化我省基础研究支撑作用,围绕我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和“3+3”未来产业布局大力开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研究,产生更多“0到1”“1到N”的科技成果。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束缚创新的堵点、卡点。深化我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朝着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布局、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和推进科技管理数字化改革推进。积极探索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方式,尝试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并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加快基础研究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改革,支持我省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课题指南编制、重大科技项目评审等科技创新决策,积极探索项目经理人制科研组织方式。

  完善创新主体发展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集群培育机制,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依托优势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力量,探索更高效的合作模式,在不同载体、学科、领域、行业和创新环节进行协同攻关。建立科研院所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科学界定不同类型单位的职能定位和权利责任边界,推进我省科研院所分类评估,建立以创新成效为导向的省级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估制度。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建立以科技发展、产业需求为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成果转化效能,促进产业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

  持续优化我省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实施前资助、后补助、分期滚动、科技创新券等灵活的金融支持方式。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持续开展科研人员减负行动,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强化科技监督与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培育集聚战略科技力量

  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当前,我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研究基地和网络成员、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亟需进一步完善我省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带动我省创新体系效能整体提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我省已获批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按照国家所需、我省所能原则,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高能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仪器共享、深化合作、培养人才四大功能,提升区域科创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支持有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使其成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我省企业与省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共建校企联合研发平台、现代产业创新学院。

  ●壮大高水平科技人才“赣军”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科技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科技人才基数不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仍然存在。面对新一轮“抢人大战”,我们必须聚焦重点难点问题,采取务实举措,打造体系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人才竞相涌现。

  以柔性引才政策助力人才引进。秉持“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人才理念,柔性引进一批我省优势学科和特色产业“双栖型”领军人才。依托校院企地合作项目、探索市场化机制等柔性引才方式,用好顾问咨询、技术入股、挂职兼职、项目合作、揭榜挂帅等引才途径,积极引进人才。探索我省青年科技人才多元培养方式。建立“新锐研究员”制度,聘请两院院士、科技领军人才作为我省青年人才合作导师。鼓励有条件的在赣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配套独立基金,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平台。根据各地实际,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和常态化联系青年科技人才机制,抓好政策落实。鼓励指导用人单位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细化具体举措,健全工作体系和配套制度,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能力。构建我省基础研究人才的长周期培养机制。加强人才项目的结题管理与评估淘汰,对完成优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开展延续资助。探索建立对基础研究的分类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基础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引领性和学术影响力。多措并举激励青年人才更多投身基础研究、参与重大科技任务、领衔攻关任务,着力打造基础研究领域的战略科学家梯队。

  (江西师范大学 姚慧平)